
中国女篮在近期的热身赛中表现暴露出不少潜在问题,尤其是球队核心潘臻琦的状态明显低迷,引起了广大球迷的广泛关注和质疑。在高薪经验丰富的老将与缺乏实战经验的新人之间,队伍呈现出明显的断层现象。尤其是在亚洲其他国家加速引进归化球员的背景下,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棘手。
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上的短板,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梯队建设和选人用人策略上的不足,必须正视当前残酷的竞技环境和现实。赛场上的数据是最为直观和客观的,不会欺骗人。
以潘臻琦为例,她在最近三场国际比赛中平均上场时间达18分钟,但只贡献了3.2分和1.8个篮板,效率值在队内处于最低位置。相比她在联赛中一贯稳定的发挥,她在国家队的状态明显出现了下滑,令人担忧。
与此同时,曾效力于WNBA的李月汝表现强势,在芝加哥天空队中场均拿下9.8分和8.4个篮板,显示出在更高对抗强度下的显著提升。更让人担心的是亚洲篮球格局的变化。日本队的归化球员斯蒂芬妮·马乌格在欧洲杯中表现抢眼,单场斩获24分和15个篮板;韩国队新援、WNBA全明星琼斯也已加入球队训练,战斗力明显提升。
展开剩余64%当亚洲竞争对手纷纷补强内线实力时,我们在篮板保护方面却问题频出。现行的“保护新人”策略是否合理,也需要重新审视。17岁的张子宇在青年联赛中展现惊人实力,场均砍下27分和14个篮板,却未能获得成年队的实战机会。
反观日本队,00后后卫马瓜史蒂芬妮已经成为球队的重要轮换,而去年亚青赛MVP山本麻衣更是场场首发。年轻球员的成长,必须通过高强度对抗不断磨砺提升。姚明16岁时就已成为CBA主力,韩旭18岁时在世青赛上场均贡献20分和10个篮板。如今,韩旭孤军奋战撑起内线,而亚运会对阵日本时篮板输掉15个的惨痛教训,难道还不够警醒吗?
薪资体系中的矛盾也逐渐浮现。虽然国内顶尖球员年薪能达到百万级别,但李月汝在WNBA的底薪仅为7.2万美元。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和联赛薪资出现巨大反差,激励机制又该如何维系国家荣誉?
球迷的不满并非针对某一球员,而是对日本归化球员拿着较低薪水却能高效发挥的现状感到忧虑。韩国为琼斯支付的年薪甚至不到她在WNBA合同的三分之一。竞技体育终究要靠实力说话,关键位置应留给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,这一原则在职业化赛场上更应得到尊重。
当前的用人困境,也反映出新老交替的阵痛。老将状态下滑是自然规律,但像杨舒予三分球命中率高达41%、罗欣棫拼抢效率位列全队第一这样的亮点,绝不应被保守思维所忽视。
当斯蒂芬妮们已开始与日本队磨合战术时,我们却还在争论张子宇是否应该坐在替补席上。篮球发展已经迫在眉睫,奥运资格赛的倒计时已经开始。如果继续陷在“不敢用新人”和“老将撑不起”的困境中,恐怕整个巴黎奥运周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。
亚洲杯改制后,只有两支球队能直接晋级奥运,日本和韩国通过归化补强,使每场比赛都成为生死战。我们常说年轻球员需要交学费,但当对手连考场规则都在改变,我们还在纠结翻哪一页练习册。
篮板球砸落地板的声音,比任何辩解都更加真实而残酷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选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